近幾年,我傳感器的市場直持續增長,增長速度超過20%,主要應用在工業及汽車電子產品、通信電子產品、消費電子產品專用設備四大領域。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我的傳感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傳感器生產基地創建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而在我傳感器迅速發展的同時,行業依然存在些不利的因素。
是核心技術缺乏,創新能力弱。傳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應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巨大,中高檔傳感器產品幾乎100%從外,90%芯片依賴外,內缺乏對新原理、新器件和新材料傳感器的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二是關鍵技術尚未突破。設計技術、封裝技術、裝備技術等方面都存在加大差距。內尚無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設計軟件,產傳感器可靠性比外同類產品低1-2個數量級,傳感器封裝尚未形成系列、標準和統接口。傳感器工藝裝備研發與生產被外壟斷。
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種、規格、系列不全,技術指標不高。內傳感器產品往往形不成系列,產品在測量精度、溫度特性、響應時間、穩定性、可靠性等指標與外也有相當大的差距。
四是企業能力弱。我傳感器企業95%以上屬于小型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弱、規模效益差。從目前市場份額和市場競爭力指數來看,外企企業仍占據較大的優勢。
針對這種現狀,家正不斷制定有利于傳感器產業發展的戰略與政策,而全年整機系統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新興技術的不斷推動也都成為傳感器發展的有利因素。據了解,到2015年,我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500億元,而傳感器產業也將從中直接受益。
展望未來5年,我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尤其是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2016年我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213億元左右。除了工業自動化系統、大型重點工程配套、汽車電子以及家電類產品的應用之外,在現代農業、醫療衛生、環保檢測與治理以及食品檢測市場領域里的應用也將無法估量。